专科生考研必须看的
教育部对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资格要求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须毕业两年(从专科毕业到录取为研究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但是,招生单位有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历提出高于大专毕业的要求。所以,专科毕业生在选择报考院校前,应向当地招生部门查询,确认所报单位是否允许专科毕业生报考。
先确定考什么学校,再去他的主页看他的招生简章,和招考专业,确定自己有否资格报考,具体方法简章有
考研的程序
现在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了,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在创历史纪录。而且对于这么一件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调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下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考研需要面试。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为笔试,设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四个单元考试科目;而复试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一般来说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复试面试内容:面试的英语口语测试中,需要进行自我介绍并做好就本专业的相关问题展开回答和论述。面试的综合能力测试中,需要对导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复试技巧
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这些实属交往所尚之礼节,无须赘述。
什么学校都可以报!不过要看学校的要求!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你报之前一定要看所报专业的本科课程!不然不太好考!复试的内容还有二门本科的!
下面的内容可以看看!对你有用!
一、基本规定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可以看下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2002年))方可报考,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很多学校都是走走过场)
这个规定是必要不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你必须专科毕业两年(含两年),记住你今年要考的是03年的研究生,也就是03年1月(可能还是24—26日,反正这附近几天)那么你必须在01年9月前拿到专科毕业证
二、具体院校解释
当然不同学校会比这个条件苛刻,这里举例如下
(北京大学)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后连续工作两年以上(从专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口语、实验等科目(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在职攻读的应届专升本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以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
(清华大学)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2)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3)于10月25日之前直接向所报考的院(系、所)研究生业务办公室提交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成绩单、公开发表的相当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以及补修本科课程的证明材料。同等学力的考生,初取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同等学力考生的资格审查按美术学院业务办公室的要求进行。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者身份报考 。
(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必须具有大专学历,且大专毕业满两年后方可报考。同等学力(含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必须来校报名、考试,否则报名无效。初试科目除招生目录中相应专业要求的五门科目外,加试两门我校命题的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化学和大学物理任选两门),加试时间初步定在国家统考结束后的两天内。未达到加试要求的,不予录取。在达到初试和加试基本要求后须到校面试。
(华中科技大学) 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以同等学力者身份报考硕士生应具备以下条件:1、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2、大专毕业后有两年以上学习、工作经验(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3、通过我校组织的报考专业本科学士学位两门主干课程考试。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硕士生,且须具有上述1、3要求的条件
(中南大学)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2年6月能获得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2002年6月能获得毕业证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规定: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我校地质学、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工程、矿业工程六个一级学科涵盖的二级学科专业和 MBA,且以委培或自筹经费形式录取);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跨专业报考
(山东师范大学)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需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报考:①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能跨专业报考;②已修完所报考专业五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报名需出具或寄送自考、函授或进修院校教务部门的成绩单);③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报名后随报表寄研招办)。同等学力考生和本科跨专业考生复试时均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见目录备注栏。
综上所述,一般院校对同等学力是持歧视态度(如CET-4,论文,修过本科课程的成绩表等等),不一定是一类院校,二流或三流学校(比如山师大)也要求的很苛刻,所以考生应该在复习前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后,并经过电话确认后(因为网上公布的都是去年的政策),才可以安心复习.
三、自学考试学历
1988 年,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性质、任务、地位、机构及实施办法等,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该条例总则第五条是这样写的,“高等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
以上条例说明:高教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学历完全等价
四、成人高校学历
在研考报名时,对于不同学校对成人高校的学历的看法是不同的,比方说上面的清华大学规定: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者身份报考 。华中科大规定: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硕士生,且须具有上述1、3要求的条件,
也就是该两所学校的要求是成人本科毕业文凭=普通高校(含自考)专科文凭
而北京大学规定:在职攻读的应届专升本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以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
这说明在该学校成人本科毕业文凭=普通高校(含自考)本科文凭,
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对于成人高校专科学历也做以上理解
五、党校函授学历
党校函授实际上是党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而进行的一种内部培训。相对于国民教育(即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高教自学考试等)而言,“进口”要宽一些,“出口”要松一些。我到现在为止,尚未听到有人参加党校函授而未能毕业者。而且其本科段对英语不作要求,这与国民教育中对英语的严格要求相去甚远。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函授毕业生不得享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同等待遇"
六、关于高教自学考试学位
没有学位与没有毕业是两个不同概念,没有学位说明你没有做完学士论文,但是完成了学业,自考没有毕业是指你没有完成所有的指定学业科目(不含论文),也就是没有考完所有科目,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有的学校承认你(根据以上区别),有的不承认(根据普通高校结业生以同等学力考生看待),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关于普通高校结业生与肆业生
从2002年起,高校结业生(没有毕业证,但没有完成所有的指定学业科目,有普通高校结业证书)可以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肆业生(在普通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部分的指定学业科目学习有普通高校斯业证书)根据不同学校要求执行
八、考生所在单位
考生所在单位是指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考生报名时,须持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干部部门)的介绍信、本人工作证方可报考。在报考过程中,考生及考生所在单位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非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盖章无效,一经查出,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追究盖章单位责任,通知盖章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查处。(其实这一条要求的很松)
九、其他注意事项
1、小心某些学校的陷阱,比方说西安交大,研考考完就加试,今年有位同等学历考生考了396分还是没有公费,因为物理没有达到要求,那你就交费!!(这里太多的猫腻,可以见下面的<大家警惕研究生考试中录取的黑暗>一文)
2、注意该学校历年公费与自费比例,到你决定考某学校时——一定不要怕花钱——打电话,最好去问清楚,因为如果你本来可以公费的话,那就是白花40000—50000元了——我们的父母都不容易(向他们致敬,在晕受歧视,欲哭无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