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考生停顿磕巴非常非常常见,可以说普遍。
再说一遍,非常普遍!
市委组织部在职,当过几次公务员面试考官,很多次遴选、竞争性选拔面试考官,参与过无数次考务工作。
公务员面试碰到过10分钟一句话不说,全程埋头写写写的考生,碰到过进来坐下看了1分钟试卷,站起来说“不耽误各位考官时间了,我放弃”的考生,碰到过三个题目选答了一个就直接退场拉都拉不住的考生,还碰到过一进来就自我介绍自爆了家门的考生。
公务员考官一天多则面试50多个考生,少则20多个考生。以上这类0-60分考生,一场面试至少能碰到1个,有时候能碰到好几个。
考官们基本都身经百战、屡见不鲜,等考生离场还会偷偷讨论调侃一下,有经验的考官一般开考前都会问一句:“考生一句话都不说,给0分还是60分?”
负责地说,公务员面试停顿磕巴非常非常常见。有些人是因为紧张,有些人是因为语言习惯,有些人是因为缺乏训练,经验稍微丰富一点的考官基本能分辨得出。紧张的考生往往都是语无伦次型的磕巴停顿,语言习惯则是会因为方言口音等问题让人感觉别扭,而缺乏训练的停顿磕巴则是无法连贯表述思维,词不达意。大部分正常考生都会因为紧张轻微停顿磕巴,只要逻辑通顺,要点正确,瑕不掩瑜,对最后得分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因为轻微停顿磕巴最后得分很低,只能说明你本身答题有大问题,跟停顿磕巴没有什么本质联系。
据我多年面试考官经验,首先,语言表达对于公务员面试是加分项,但不是什么重大减分项。面试考官更注重的是能不能答中要点。如果能答中要点,并且语言流畅,辞藻讲究,高分就是肯定的。也见过有些考生,答题很简单,时间也用得不多,甚至不怎么流畅,有停顿磕巴的情况发生,但每一句话都能精准打击,完美切题,言之有物,虽然内容平实,往往也能得到高分。所以,天生语言表达一般,语言能力没有天赋的考生,真的不用太焦虑。
其次,停顿磕巴可以在面试前通过训练来克服。大型考试紧张是没办法消除的,但停顿磕巴如果不是天生语言缺陷,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训练弥补,甚至天生语言缺陷,也可以通过长训练弥补,**《国王的演讲》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短时间的训练上,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答题逻辑的培养,就是要注重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事前、事中、事后”或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绳之以法”等等有迹可循的答题逻辑的梳理和总结,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也能揪住一个毛线头,顺理成章地说下去,不会无法可说,也不会言之无物。
面试前一定要总结3-5种简单的答题逻辑,保证任何一道题都能立刻对号入座,第一时间分辨找到一种合适的答题逻辑,再展开答题。训练方法的话,我建议大家反复模拟,反复练习,既可以借助培训班的场景模拟,也可以邀请三五个好友自行组织模拟,方式不限,重要的是反复模拟考场氛围。
再次,如果万一在面试中因为紧张出现了停顿磕巴的情况,给几个小tips帮助你解决问题: 万一中途突然没话说了,可以试试把题干的关键词复述一遍,但一题仅限用一次。有时候题干其实暗藏答案,复述一下题干可以消除因为没话说带来的紧张,也可以圆回一些场,避免停顿时间过长,引起考官注意,3秒钟以内的停顿,考官基本听不出异样。万一要点讲完,没话展开了。可以把要点扩充关键词再说一遍。
面试中经常碰到考生,“加强宣传教育”之类的关键点一说完就没话展开了,突然就冷场了,既举不出例子也展开不了思维了,建议这种情形下,就索性扩充关键词再说一遍作为展开,比如“我们一定要加强广泛性的宣传和经常性的学习教育”。
考官基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们会对关键要点有更高的关注度。
万一磕巴了,有些词没说顺,千万不要停下来,不用琢磨透了再说一遍,直接囫囵吞枣带过去就可以了。面试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因为紧张一个词没说清,考生就直接停下来思考,但往往都是嘴比脑子快,越说越说不清,越说越乱,直接打乱了思维,导致崩塌式停顿磕巴。
比如本来要表达“居安思危”,一紧张给说成了“居危思安”,一琢磨觉得说错了,直接停下来想理顺,结果越理越乱,这种情况我遇见过非常多,往往还是头脑越清晰的考生越容易发现错误,可是一出口反而越容易引起考官注意,这个时候没必要解释,发现了问题的考官都懂,你顺过去就行了,不用太纠结,还有很多考官可能正好没听到点,也就直接过了,根本不用去解释。
本身就属于语言天赋很一般的考生,不用刻意去追求辞藻的丰富,真没有必要去背大段大段的***语录和讲话,背了你也记不住,记住了你也很难用上,反而累赘,更加会造成停顿磕巴,把***的讲话精神提炼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准备表达出来反而更加,答题简明扼要反而更能取胜。
另外,经过了面试培训班训练的考生,我只想提醒一句:并不是你现在刻意不说“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就看不出来你通过了培训班训练,现在的考官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湖了,面试培训班训练出来的考生特征非常明显,一开口我们就能辨认出来,但私下里大家都讨论过,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培训班训练出来的考生逻辑性和举止仪态是普遍优于未经训练的考生的,我们也乐见其成。
但是如果要得高分,就一定要有一些个人思想和亮点,这些培训班没办法帮你打造完成。
当然不是简单的考口才。公考面试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其目的都是让没有进机关队伍的人近距离观察机关行事规则的第一次尝试。就是力求在最大公平的基础上,用官场游戏规则来选拔本阶层的后续力量。注重的是基层工作的认识,把握政策的水平和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
从题目上看,面试考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国家时政的态度,作为**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为民服务的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那些对国家时政都不关心的人,最好不要考公务员,因为你的思路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