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一)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一)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7
  • 发布时间:2024-05-12 12:10:06
1.幸福其实很简单,你的生活越是简单,想法越是简单,幸福往往就越容易来到你身边。 2.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只要自己觉得尽了心,尽了力,豁然面对已有的成果,坦然接受,不强求,便能做到知足常乐,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 3.用自以为是的眼
内容详情

1.幸福其实很简单,你的生活越是简单,想法越是简单,幸福往往就越容易来到你身边。

2.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只要自己觉得尽了心,尽了力,豁然面对已有的成果,坦然接受,不强求,便能做到知足常乐,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

3.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只能自己体会,只能通过自己的内心去感受。

4.幸福不在远方,不在外面,幸福就在我们自己心中,你能感觉得到。珍惜当下,珍惜拥有,就是最幸福的人。

5.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6.在我们追求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不要总是在回忆过去或是憧憬未来而耽误了现在。因为现在这一刻才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一刻。

7.人生很长但是也很短暂,幸福不是到了终点才能享受得到,幸福就是眼下,就是现在。

8.与其问自己是否幸福,倒不如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幸福?”因为幸福是一个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比如,因为某一件事,那么今天的我比昨天幸福;或者我同样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景,希望我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更加幸福。

9.懂得知足常乐,就会得到真正的永无终点的幸福,因为容易知足的人,时刻处在幸福中。(这句话说的好像就是我自己,因为我就特别容易知足!)

10.如果我们在拥有时不珍惜,那么我们也将很快的失去所拥有的东西。(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好好珍惜所有也会带来幸福的,我觉得。)

11.我们不应该哀叹于还没达到的幸福境界,更不要为了自己到底有多幸福而去苦思冥想,因为想与抱怨都是没有用的。(追求幸福需要实际的行动,所以踏出第一步,行动起来,幸福自然就能出现。)

哈佛大学《幸福课》2

01 一点想法

第一次听幸福课是在2013年,我人生中一个非常低落的时期。现在想来,那时候遇到Tal,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

四年时间过去了,我一点一点走出低谷,忽然有了一点想法,希望将《幸福课》的笔记写出来,用来感谢给了我这么多帮助的Tal,同时也想将这样一份感动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02《幸福课》的由来

Tal本来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陷入了困惑,成绩很好,社交很好,体育很好,什么都很好,可是却不开心。

带着这份不开心和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快乐?”,他转到了哲学与心理学系,开始了寻找快乐的旅程。

2002年Tal在哈佛第一次担任《幸福课》的老师,只有8个学生,其中两个中途退出,只剩下Tal和6个学生。第二年,3百多个学生选了Tal的课。当Tal第三次讲《幸福课》时,850名学生选了Tal的课,成为哈佛当年度学生最多的课程。

Tal由此出名,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在采访过后,很多主持人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性格内向,容易紧张,身高也只有1米68的Tal会如此受学生的欢迎。

Tal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并不是一个外向,开朗,身材高大,具有领袖气质的演讲者。我的课受到学生们喜爱是因为幸福课的实质内容:积极心理学。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标题:“快乐的5个关键”,“成功领袖的3个要素”,“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等等等等。我们还能听到**澎湃,热情四射的演讲者的**课程。但是这些文章书籍课程很多都空有华丽的外表,到头来不过是无法兑现的空话。

与此同时,在学术界有很多经过再三考证的行之有效的好东西,但是很少有人阅读像《个性与社会心理学》之类的专业期刊。 而《幸福课》就是要将象牙塔里严谨的科学研究用通俗的形式讲出来,搭起学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03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

临床心理学有三大流派。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等等。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阿德勒等等。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卡尔·罗杰斯等等。这套课程所介绍的积极心理学是由人本主义流派发展出来的一支。积极心理学建立于1998年,旨在研究爱,两性关系,自尊以及幸福感等等。

行为主义认为人是行为的**,像一只被击打而四处滚动的球,由奖励和惩罚所驱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仅是一只四处滚动的球,人是有思想的。

精神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潜意识,理解和领悟行为背后的动机来改善生活质量,常常涉及到我们心底的黑暗能量。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多的关注人的自尊,平等与自由。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神经症等负能量,我们还要关注和培养好的品质,像善良,乐观,快乐等等。因为这些好的品质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还需要寻找健康的源头。(但是人本主义有一个缺点是不够严谨,所以很少有大学开设这门课程。)

04 课程形式

课程大概是这样的形式,首先介绍严谨的科学研究,然后把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举个例子。

介绍一下麻省理工大学David Foster教授和Matthew Wilson教授的老鼠学习走迷宫的实验。实验中对正在走迷宫的和走完迷宫后的老鼠分别进行了脑扫描。同不停的一次又一次走迷宫的老鼠相比,走过一次迷宫之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接着重新走迷宫的老鼠明显会更快的学会走迷宫。

实验结果表明,真正的学习更多发生在走迷宫之后,证明了休息的重要性。当我们安静下来,对刚刚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思时,我们的大脑会决定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这个取舍的过程才是学习的关键。

生活中,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放一放,过一会儿再去想一下就找到了答案。怎么也找不到的东西,放一放,过一会儿一下就找到了。欲速则不达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Parker Palmer在《The Courage To Teach》(教学的勇气)一书中写到:“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人有机会反省自己的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育中,安静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

但安静和休息恰恰是我们的文化中缺失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所缺失的。

在Robert M Pirsig的《Lila》(《寻找莱拉》)一书中,将欧美文化与印第安人的文化做了对比。印第安人崇尚安静,他们经常坐在篝火旁两三个小时,一句话也不说,享受着安静的时光。

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与人交往中一分钟的沉默也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焦躁。不能享受安静,会让我们在亲密关系,幸福感上付出沉重的代价。

05 两点注意

第一,《幸福课》的授课对象是所有人。如果我现在过的很压抑,抑郁,那么把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式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帮助我过的比以前开心。如果我现在很开心,那么《幸福课》也会帮我变得更加开心,幸福这件事情是没有极限的。

第二,这套课程会介绍很多干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理论和实验来作为依据。 不是这套课程中的所有方法都对我有用,但肯定有一些是适合我的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用心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了解一下,尝试一下,然后再决定用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自己。

第二课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 方法适合的重要性:

要不断尝试,多加练习,鉴别哪些方法适合自己

2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现象: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差异悬殊(消极远大于积极21:1)

“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他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马斯洛(1954年)

作者的主张:

要有更多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让天平偏移

3 我们需要集中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理由:

(1)集中研究有效的东西(快乐、人际关系、幸福的原因)至关重要,因为有效的或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如果我们集中研究起作用的,它就会在世界中起更大的作用,在我们身上以及人际关系上起更大作用

(2)快乐并非只是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

(3)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

4 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Martin Seligman(《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序言里)

关键问题: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

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提出问题的本身(即什么东西是有效的?)

5 提出正确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缔造现实

受危儿童案例

解决问题的转机: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而是问是什么让某些人成功了?即使面对的是糟糕的环境?也许有很多人失败了,但并非所有人,有些人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

心理学家们此时便开始问,为什么他们如此成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们开始识别这些人的各种因素,以及各方面并深入分析他们,他们开始研究这些成功的人,并识别出各种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想出介入方法

突然间结果出来了,真正的结果,现实的结果,打破了数十年零结果的局面,这仅仅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开始问积极的问题,开始专注于研究成功的孩子们

他们的特点是:(他们并非天资聪明,很多都是普通的孩子)

心理弹性强——这时出现了心理弹性(resillence)的概念: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

(1)乐观

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而是乐观地相信,事情会被圆满的解决

他们的乐观在于,认为“好吧,也许这次不会成功,它以后会成功的,我从刚发生的事学到了东西”

(2)他们对生活有信心,认为它有意义,这种信仰是做他们相信的事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作者认为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的内心需要理想主义)

这些孩子有“意义感”,不管是个人成功方面的意义,以及他们行事方式的意义,或是服务社区的意义,还有事情的目标意义

从无助转变到有益的“条件”:信心,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的意义在于,它不但会帮助他人,还会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便进入了自助和帮助他人的上升式螺旋里,因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在帮助自己时也是在帮助他人

(3)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他们不会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他们同时会问:

“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本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你会认清自己的长处)

(4)他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他们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目标(设立目标是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他们有一个榜样,他们会说,“我想像她那样,我想像他那样”,榜样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亲戚朋友,有时候它是一个历史人物或小说的人物,一个他们可以效仿的人,榜样给予他们力量,给他们方向感

(6)最后,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他们不会说“我够能干,可以自己做”,而是说,“我够能干,我可以请求帮助”,因为那确实需要某种能力,还有承认弱点的勇气,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

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有这些东西吗?如果没有,你可以培养这一切

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社会支持,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的人,那些你向他们请求帮助,便会给予回应的人

想想一个问题的力量,想想一个问题带来的结果,数十年间,很多可以得到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因为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只有在专注于积极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心理学家们突然能够看到,数十年来一直都在眼前的东西,它就在那里,显而易见,等待着被发现,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他们聪明,动机良好,资金充足,但是仍然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

问题缔造现实,它们制造可能性,一个问题引起一场探索,他们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通过Antonovsky的努力,就是让我们从致病模型转到有益健康模型——健康本源学,健康的基础、起源

研究疾病很重要,不管是精神疾病还是身体疾病,但是研究健康的人也同样重要,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健康

那些熟悉科学史的人都知道,重要的进步伴随着新问题的形成而来,问题才是突破点,答案来之不易,但重要的是新问题

有益健康问题,是一个极为新颖的问题,他推动新范式的形成,以帮助我们了解健康和疾病,它对研究人员和医生有着重要意义,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是如此

正是那个问题缔造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社会学

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

数图形练习

我问了你一个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切事情,每种噪音都会让我们分心,所有物体运动都会让我们分心,我们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却并不总是好事或者有益的(因为有时候它会让我忽视一些重要的事)

我的问题给你们大多数人制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

夫妻间问的最多问题是什么?

怎么回事?有什么问题?我们怎样去改善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如果这是我们所问的唯一一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不足,出了差错的事情,需要去改变的事情,我伴侣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如果我们只是问“什么出了差错”,“怎么回事?我要改善什么?”那么在这对夫妇看来(而不是客观上),他们的关系里没有好的事物,就像在你们看来,巴士上没有小孩,虽然他们就在你们面前,盯着你

大多数人最经常问自己的是什么问题?

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通常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于什么?

如果我们问自己的唯一问题是我的缺点、我的不足是什么?那么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我们看来,好的东西,我们的长处,热情,美德,我们身上的美好事物并不存在

一个主要关注缺点的人,看不到也不欣赏自己的长处、热情和美德的人,一个这样的人会有很高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很多的快乐吗?

我们还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婚姻会失败?我们还奇怪为什么抑郁、焦虑,以及自尊心低落的情况增加了这么多?

动机是好的,我们问“我们如何改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但如果我们不同时也问积极的问题,在我们看来那部分现实并不存在,就像数十年来对那些心理学家一样,他们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尽管它就在那里,在他们的眼前,在那些成功孩子的身上,在他们的心理弹性

问题缔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路,我们会过的生活,不管是从个人方面来说,从人际关系方面来说,从组织方面来说都是这样

6 “欣赏”起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机构里、人际关系里或个人方面——关注点的重要性

欣赏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看看"Appreciate"这个词,它有两个意思:

其一就是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某事理所当然,我们不应该把长处、成功看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应把别人看作理所当然

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增值”,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便会增值,它会增长

不幸的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看作理所当然,好的东西就会贬值

欣赏自己的优点也同样重要,我的长处优点是什么?

自我欣赏不是自我陶醉,而是有根据的自信,有根据的大方有益的快乐

“我们会看到要寻找的东西,错失不去寻找的东西,虽然它在那里,我们的阅历被我们的关注点深深的影响了”

Marva Collins的故事

问题经常会缔造现实,首先要真正理解问题,然后要知道我们要问什么问题

其他老师关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学校里留得久一点?”

Marva Collins关注的问题:“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1)她的关注点是:

潜能、优点、品德、能力

栽培伟大的种子

(2)她的信念:

“事情将会有所改观”

“我们要练习自信”

“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

“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

(3)她的方法:

她对学生们充满期望,把眼光放在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上,并加以培养

她相信他们,她尊重他们,而且她要求很严格

多元智力:

我们要停止问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我们要问这个学生有什么优点?认清这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之后,我们便欣赏它,当我们欣赏它的时候,优点和那整个人都会增值——Howard Gardner

假如有一粒种子,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长成花草树木,假如有一粒种子,如果它没有受到灌溉,没有阳光照耀会怎样?它会枯萎死去。人类的潜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灌溉它,如果我们不照耀它,它会枯萎死去。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如果你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如果你不欣赏它的好处,好处就会贬值

本质上,Marva Collins所做的也就是心理弹性的作用,也就是缔造一个与传统智慧不同的榜样,范式转移实质上是从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受害者成为一个主动的人

你并非“不可教”,你可以发展,你可以做好,你可以成功(关键是“信念”的改变)

积极意味着要去行动,行动会增加我们的自信,结果是更多的希望和乐观,希望和乐观会变成自我应验预言

作为积极主动者,并不意味着不给我们自己时间和空间,去让自己感受痛苦的情感,以及摆脱这种情感,没错,我们一定会摆脱它,然而,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它可能是现在、可能是一两天后),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去做事情,这样我们对希望和乐观的自信就会增加

为生活承担责任,就是理解“没人会来”(No one is coming),能否最大限度地从这次经历中获益全在于你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