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思作文50字
好久没有去博物馆了,听说有新的东西,也不妨去看一看,星期天,刚好也是个大晴天,就去博物馆吧!
千峰翠色——中国越窑青瓷特展。
刚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了千峰翠色的大招牌,进去看看吧!刚开始展现在眼前的,是先秦时代的瓷器,做工粗糙,只是单纯的碗等物,没有什么花纹,也没有别的形态,很呆板,不过当时的祖先能够发明陶瓷,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毕竟,这只是陶瓷的起源呀!接下来是汉朝,汉朝的瓷器就很讲究美观了,比如说“越窑青瓷堆贴绳索纹罐,罐子也就是普通的罐子,只是瓶身纵横交错的绳索,使罐子别有一番韵味。
在陶瓷发展的悠远历史之中,唐朝,可谓是瓷器界的一颗明珠。就拿“荷叶带托茶盏”来说吧,托茶的底呈荷叶状,四边有卷越,中间的茶盏呈荷花状,5个花瓣清晰,分明,更重要的是,瓷器光滑细腻,更加显出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木秀江南——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
木头,本来是平常之物,但是经过精雕细琢,便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了,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真的难以想象,它们居然是木头做的。我最喜欢“牛腿凤凰牡丹”,丛生的牡丹中,两只凤凰互相取乐,看着木雕,自己也仿佛融入了进去,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建筑,木雕是它们的灵魂!
这次去博物馆,颇有收获,历史的长河,人类从贫苦走向繁华
2. 关於参观巜博物馆》的作文走过大庆博物馆 假期来临,难得的轻松,趁空闲去参观大庆博物馆。
以前来过好几次博物馆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但是今天跟着讲解员的引导才算真正的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走进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型的漆画《鹤鸣九天》,一群美丽的丹顶鹤迎着初升的朝阳引吭高歌,象征着大庆的蓬勃未来。
大厅左右两边摆放着两尊巨大的孪生宝鼎,足有四、五米高。黑色的宝鼎上写着苍劲有力的金色字体——《大庆赋》《铁人铭》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与伟大的大庆精神。
沿着楼梯走上二楼,首先来到的是自然生态展厅,这里按草原、湿地和森林三种地块布展。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展翅高飞的大鵟、虎视眈眈的秃鹫、威风凛凛的座山雕,无不透着杀气,似乎准备着随时去捕捉可爱的白稚鸡。
水草繁茂的湿地里,高贵的丹顶鹤、洁白的天鹅与七十多种可爱的生灵自由地嬉戏游玩。枝叶繁茂的大森林里,遍布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小野猪棕色的身体上规则的生长着一道道条纹,可是成年的野猪就没那么可爱了,它们的毛色杂乱无章,长长的獠牙在嘴外撅着,一看就令人心生恐惧。兽中之王——老虎隐藏在树林后边,也许正在琢磨猎取野猪的办法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虎没有想到的是在更远处,一只凶猛的黑熊站立着,一双敏锐的眼睛不时地观察周围的情况。
这里还生活着给圣诞老人驾驶雪橇的驯鹿、可爱的小刺猬、乖巧的梅花鹿和豹猫。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过,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动物们四散逃窜。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道亮丽的彩虹高挂天边,鸟儿飞起来了,野兽也开始逡巡着,似乎在寻找美味的午餐。 从自然生态展厅出来,进入恐龙展区。
迎面看到的是一条慈母龙,它张开爪子爱抚着面前的孩子。“呜——”,一阵巨响从耳畔传来,抬头一看,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身长15米,高6米的庞然大物呈现在眼前,好大的霸王龙。
只见它张开的大嘴里叼着一只可怜的小恐龙,血淋淋的残忍极了。赶紧离开这凶猛的家伙,不远的树上,一只无齿翼龙张开宽大的翅膀在天上飞翔,不停地发出声响。
与恐怖的食肉霸王龙相比,它可是温柔多了。恐龙展区还有马王犀龙、腕龙和满洲龙等许多恐龙模型和化石骨架,还有一些恐龙蛋化石呢! 离开恐龙展厅,来到了世界珍稀昆虫展厅。
“啊,好漂亮呀!”走进这里的人,无不被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蝴蝶所吸引,立刻眼花缭乱起来。美洲的猫头鹰蝴蝶,翅膀上像长了一对猫头鹰的眼睛;非洲的闪蝶有最一对发光的翅膀,在阳光的映照下绚丽夺目;亚洲的达摩凤蝶珍稀少有,品种独特;中国的国蝶自有独特的风姿。
各种昆虫及其近亲一应俱全,善于伪装的竹节虫、羽毛状触角的蛾,让我领略了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 最后参观的是东北哺乳动物展厅,最令我自豪的是这里陈列的披毛犀化石竟然出土于大庆本土。
寒冷地带生活的猛犸象化石,是大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取自于远古时代同一只猛犸象身上的80%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猛犸象化石,庞大的提醒让我叹为观止。 短暂的参观时间结束了,可是博物馆里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依旧在我的眼前浮现。
参观博物馆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去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振奋极了。
我换上了最酷的装备 ,准备出发。烈日当头照,来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有些受不了了!一条干燥的舌头总盼望着下雨似的。
终于可以进去了,我似乎忘记了刚才那难受般的感觉,活蹦乱跳的,开心极了!我动瞅瞅,西望望,一.二楼无为就是一些民族风俗和历史文化等,没有勾起我太大的关注。直到我上到三楼参观时,我才真正被吸引注,而流连忘返了!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进到大厅,首先我眼帘的是那橱窗内的东西。
里面是战士们的一些遗物。下面我就为你们一一描绘。
绵袄大衣-这是一件青**的绵袄大衣,它一经“老”了,在它的身上透露着那淡黄的绵花,我扒在橱窗前,还可以隐约看到着上面许多的补丁。水壶-着是一个年久上修的铁水壶,在战争中,它曾经伴随战士们,一起上战场,一起过生活。
可惜,它现在是一个没有用的水壶,它只能激起人们回想过去,留在人们心中。柜子-这是一个破烂的用竹子编成的一个小衣柜,着里面曾经装过战士们那褴褛的衣服,可惜,战士们现在已经不能再看到这伴随他们一生的小衣柜了,因为它已经成为战士们的遗物。
奖彰-这是一个用血汗所得来的功劳,它身上虽然有些漆已经脱落,那金黄里泛着暗灰,但它已经不遭受到人的排斥,而是人们现在最好的老师,因为在它身上暗喻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再增辉煌!战士们的遗像-在最后一个橱窗前,是战士们那伟大的肖像,我站在它前面,好象有些自悲感,战士们为了祖国美丽的明天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都不好好学习,这有些对不起他们。这些都是我在博物馆中所看到的,它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负。
它让我想起了战争时的那一幕,今天,战士们的一切将成为永远的丰碑,它会激励人们好好学习,努力建设祖。
3.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500字左右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4.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
刚一下车,一阵清风便拂过脸庞,映入眼帘的就是甘肃省博物馆那雄伟壮观的建筑。淡褐色的大理石墙壁,让人体会到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定睛一看,镌刻着“甘肃省博物馆”六个大字的大理石碑熠熠闪光。
在楼前留了影,我们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步入大厅。
大厅宽敞而视野开阔,又不觉得单调,给人一种简单素雅的感觉。上了二楼,进入的第一个展厅,展出的都是有关丝绸之路的展品。在这里,又分了两个展区,那就是军事和文化。
展出的弩机、造箭依然是“英姿不减当年”。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睢阳造箭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渠候宫。
接着我们又步入了介绍丝绸之路文化与历史的一隅。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乐器。古代乐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琴和竖箜篌。古琴又名绿绮、丝桐、瑶琴,音色纯正,多用于配乐,可是现在对于古琴特殊而复杂的弹奏指法,能够流畅地演奏古琴的乐手已经愈来愈少;而竖箜篌不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流传到境内的,由此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之大。
当我的心思还留在神秘的丝路花语之中,不知不觉又步入了古生物化石展厅,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古生物化石一共有着5个重要的阶段性飞跃,那就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这里,我目睹了恐龙的英姿,和一些很久很久以前化石讲述给我们的故事。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出土于甘肃庆阳的黄河古象化石,它虽已是遗骸,但那迟到了46亿年的咆哮在此刻我似乎也听得清清楚楚。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有关彩陶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展厅,各式各样的化石、瓦罐,真让我目不暇接。
临近中午,我们离开了博物馆。这次省博物馆之行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瑰丽多姿的祖国!
5.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徐徐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欢迎你们也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6. 参观博物馆作文850字[参观博物馆作文850字]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去博物馆参
观的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振奋极了,参观博物馆作文850字。我
换上了最酷的装备,准备出发。
烈日当头照,来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有
些受不了了!一条干燥的舌头总盼望着下雨似
的。
终于可以进去了,我似乎忘记了刚才那
难受般的感觉,活蹦乱跳的,开心极了!我动
瞅瞅,西望望,一.二楼无为就是一些民族风俗
和历史文化等,没有勾起我太大的关注。直到
我上到三楼参观时,我才真正被吸引注,而流
连忘返了!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那就
跟我一起去看吧!
进到大厅,首先我眼帘的是那橱窗内的
东西。里面是战士们的一些遗物。下面我就为
你们一一描绘。
绵袄大衣-这是一件青**的绵袄大衣,
它一经“老”了,在它的身上透露着那淡黄的
绵花,我扒在橱窗前,还可以隐约看到着上面
许多的补丁。
水壶-着是一个年久上修的铁水壶,在战
争中,它曾经伴随战士们,一起上战场,一起
过生活,小学六年级作文《参观博物馆作文850字》。可惜,它现在是一个没有用的水壶,
它只能激起人们回想过去,留在人们心中。
柜子-这是一个破烂的用竹子编成的一个
小衣柜,着里面曾经装过战士们那褴褛的衣服
可惜,战士们现在已经不能再看到这伴随他
们一生的小衣柜了,因为它已经成为战士们的
遗物。
奖彰-这是一个用血汗所得来的功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2636339它
身上虽然有些漆已经脱落,那金黄里泛着暗灰
但它已经不遭受到人的排斥,而是人们现在
最好的老师,因为在它身上暗喻着-我们今天
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
明天再增辉煌!
战士们的遗像-在最后一个橱窗前,是战
士们那伟大的肖像,我站在它前面,好象有些
自悲感,战士们为了祖国美丽的明天宁可牺牲
自己的性命,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
境我们都不好好学习,这有些对不起他们。
这些都是我在博物馆中所看到的,它使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负。它让我想起了战争时
的那一幕,今天,战士们的一切将成为永远的
丰碑,它会激励人们好好学习,努力建设祖国
为祖国添上一片光芒。
今天去博物馆,它给我上了一节很好的
思想教育课!它让我重新振作,为自己的学习
下苦功。放心吧!战士们,祖国的新一代不会
让你们失望,我们一定会比你们干得更好!
战士-我为你自豪!
7. 参观博物馆作文怎么写双休日,爸爸带我去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两边各有四座仿古代辟邪用的是狮子。博物馆分四层。
第一层是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第二层是中国古代陶瓷馆。
第三层是中国历史玺印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
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和中国清明家具。我特地看了中国古代陶瓷馆。
它给我们展现了烧制陶瓷的过程,烧制一件陶瓷制品要经过采矿.粉碎.制坯.烧制等无数道程序的劳动才能完成。参观结束,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再回头仰望那高大的建筑物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伟大而不平凡的历史,中国的明天更是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明天。
8.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关于博物馆的作文: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消防博物馆,我们一到那“上海消防博物馆”这七个大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面怀着笑容进入了这个神圣、庄严的地方。
我们刚进去就看见了一辆老式消防车模,我们还看见了许多的水枪,卫老师还让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在水龙头边拍了照,紧接着解说员姐姐让我们去了二楼科技体验区,那里有动感4D影院、虚拟逃生体验空间、互动虚拟火灾实验室等一些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看了4D**,**里是一对夫妻在商场遭遇火灾如何正确逃生。我们接着去了虚拟火灾逃生体验火刚开始燃烧有的同学就趴在地上,不过我们还是逃生成功了!解说员姐姐向我们介绍“什么是火”,告诉我们燃烧的本质,介绍燃烧三要素。
解说员姐姐还告诉我们有一种防火的材质是怎么烧也烧不烂的。接着我们去了三楼博物馆,解说员姐姐告诉我们上海消防博物馆现在有珍藏品21000多件,包括众多的近代上海消防文物,如早期的个人消防装备、消防车和自动化消防装置等,有一个地方可以听老式的报警声,大家都蜂拥而上。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消防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随着楼房的“长高”,消防设施也在不断改善,但还是赶不上楼房“长高”的速度。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的“8·12”天津特大爆炸火灾。所以,独自在家时,我们不能玩火、玩电,以免发生火灾;即使有大人在,也必须小心谨慎。大家还要提高自身的消防意识,定期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9. 参观山东省博物馆作文山东省博物馆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博物馆。
今天,我来游玩。 进了博物馆,上了二楼,来到九号厅——猿人区,在这里让我仿佛走进了猿人时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排一米多高,形态不一的猿人木雕。有的手托下巴,目视前方,嘴里还叼着一片树叶,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还有的左手拿着泥巴,右手拿着一根骨头,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准备把骨头插入泥巴内,他的身旁站着一个比他高一点的猿人,正在往他头上戴花环,这一举动让我们不由自主想起,一位科学家正在专心的研制着什么,这个花环一定是一种奖品,一种荣誉!还有的双手抱住脑袋,嘴角往下咧,蹲下来,好像在回忆什么痛苦的事情。
还的…… 参观完猿人区,就来到孔子区。让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孔子木雕站在大厅中间。
据讲说员告诉我,这个孔子像是楷木雕的,楷木也叫孔木,也叫黄连木,是孔林内一种特有的名贵树木,该雕像是选择孔林内的一株巨大的楷树,有山东工艺美术**,颜景新先生,运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的,这尊孔子像看上去慈祥 ,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脸 ,眼神比传统的画像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让我肃然起敬。
在孔子像周围,有一个孔子洞,这是孔子以前住过的地方。在洞的旁边一口大锅被两条铁链左右吊在玻璃柜里,是孔子以前做饭用的大锅。
最后我来到了一号大厅,是古代秦汉---明清区。那里摆放着许多美丽的丝绸布锦和名画、乐器……让我说也说不尽,讲也讲不完。
山东博物馆内的一切一切,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的结晶。
1. 有关临汾文化的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南城,那是个四季如春、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有连锦不断的高山,雄伟粗壮的树木,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聚星塔下的那架横在盱江之上的万年桥。
万年桥,一听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很长的历史,是的,它始建于南宋时期。现存之桥建于明,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是江西今存最长的石拱古桥,桥长 410米 ,高 10米 ,23孔。它和聚星塔级都是省级保护文物,建筑艺术精美、雄伟坚固,被誉为“南城八景之首”,不管春夏秋冬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
这座桥经过多次的修复,现在已经面目一新,又重现出昔日的风采。它不但连通着城乡人民的往来,也向我们讲述着家乡的一段段历史。
啊,万年桥,你是南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你是南城人民的骄傲!
2. 游览凝临汾名胜古迹作文600走进壶口瀑布,在阵阵轰鸣中,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滔滔黄河水,挟雷霆万钧之势,直下百丈悬崖,掀起腾空黄浪,排山倒海,震天撼地。
壶口瀑布
据说,壶口瀑布是一个移动的瀑布。据《尚书·禹贡》记载,约在公元前770年,壶口紧连着孟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到813年成节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1000步(合1660米),而现在的壶口却在孟门上游的3000米处,时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3张)
壶口在瀑布的冲刷与侵蚀下,每年大约以70厘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
而壶口瀑布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在这砂石河床上冲开了一条深约60米,宽约30~40米的龙槽,所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越走进壶口,轰隆隆的水声越发振聋发聩。400米宽的河面,突然漏斗一样被束成不足50米的一柱,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径直地砸向30米深的石槽中,真是“天下黄河一壶收”了。
据介绍,壶口瀑布落差约30米,宽度最大时可达千余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急速收敛,注人深潭,声似雷鸣,数公里外都可以听到;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其声、其势、其景,动人心魄。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5张)
3. 有关临汾文化的作文600字我的家乡在南城,那是个四季如春、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有连锦不断的高山,雄伟粗壮的bai树木,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其中,我印du象最深的就要数聚星塔下的那架横在盱江之上的万年桥。
万年桥,一听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很长的历史,zhi是的,它始建于南宋时期。现存之桥建于明,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是江西今存最长的石拱古桥,dao桥长 410米 ,高 10米 ,23孔。
它和聚星塔级都是省级保护文物,建筑艺术精美、雄伟坚固,被誉为“南城八景之首”,不管春夏秋冬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 这座桥经过多次的修复,现在已经面目一新,又重现出昔日的风采。
它不但连通着城乡人**的往来,也向我们讲述着家乡的一答段段历史。 啊,万年桥,你是南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你是南城人民的骄傲。
4. 关于临汾古建筑的作文我生在临汾,长在尧都,我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临汾不仅风景优美,还是一座历史古城。临汾古城是国内外闻名的“卧牛城”,修筑于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壮观。市南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庙”,市东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陵”。市内有建于唐贞观年间的“铁佛寺”,又名“大云寺”。市中心还有建于北齐的“大钟楼”,又称临汾鼓楼。说到鼓楼,我和它还是老朋友呢!姥姥家以前就住在鼓楼旁,小时候,姥姥经常带我到鼓楼下玩,这也许就是我喜欢鼓楼的原因吧!
白天,站在高大雄伟的鼓楼脚下往上看,你可以看到“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汾河”十六个大字分别镶嵌在南北东西的大门之上。鼓楼内四通,中卧铁牛一尊。通道里还设有石桌、石凳,是老人、孩子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夜晚的鼓楼就更美了,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鼓楼就变成了灯的海洋,一盏盏霓虹灯,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半紫半黄,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我爱家乡的大钟楼,更爱美丽的临汾,我为自己是一名临汾人而感到骄傲!
5.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
刚一下车,一阵清风便拂过脸庞,映入眼帘的就是甘肃省博物馆那雄伟壮观的建筑。淡褐色的大理石墙壁,让人体会到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定睛一看,镌刻着“甘肃省博物馆”六个大字的大理石碑熠熠闪光。
在楼前留了影,我们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步入大厅。
大厅宽敞而视野开阔,又不觉得单调,给人一种简单素雅的感觉。上了二楼,进入的第一个展厅,展出的都是有关丝绸之路的展品。在这里,又分了两个展区,那就是军事和文化。
展出的弩机、造箭依然是“英姿不减当年”。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睢阳造箭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渠候宫。
接着我们又步入了介绍丝绸之路文化与历史的一隅。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乐器。古代乐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琴和竖箜篌。古琴又名绿绮、丝桐、瑶琴,音色纯正,多用于配乐,可是现在对于古琴特殊而复杂的弹奏指法,能够流畅地演奏古琴的乐手已经愈来愈少;而竖箜篌不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流传到境内的,由此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之大。
当我的心思还留在神秘的丝路花语之中,不知不觉又步入了古生物化石展厅,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古生物化石一共有着5个重要的阶段性飞跃,那就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这里,我目睹了恐龙的英姿,和一些很久很久以前化石讲述给我们的故事。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出土于甘肃庆阳的黄河古象化石,它虽已是遗骸,但那迟到了46亿年的咆哮在此刻我似乎也听得清清楚楚。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有关彩陶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展厅,各式各样的化石、瓦罐,真让我目不暇接。
临近中午,我们离开了博物馆。这次省博物馆之行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瑰丽多姿的祖国!
6. 博物馆作文[博物馆作文]
博 物 馆 二十八日的早晨,广播里通知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恨不能当时就能飞去,博物馆作文。我们坐在车上,用歌声表达我们心里的激动。很快我们就到了博物馆,这里风景真美。 来到七巧板科技馆,有人告诉我这个地方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我想带我们来这里干吗?我们又不是几岁的小毛毛,要我们到这里来玩玩具。 我们到A栋,一看,这些玩具不是普通的,像机器玩具。讲解员给我们讲了,按按扭就自动升起来的漩涡、跳高、锻练力量的单车、拉起自己的机器等等,小学六年级作文《博物馆作文》。我最喜欢的是拉起自己的机器,我坐在凳子上,绳子捆在凳子的一边,有一根绳捆在滑轮的上面我轻轻一拉绳头,我就上去了,我感觉我像个大力士。 然后到了B栋,B栋阴深深的非常可怕,好像有鬼似的。没有玄的琴、没有面的鼓、奇怪的凹面人、带电的玻璃球。玩带电的玻璃球时,我的手要是出汗了摸它,它就会电我的手,手就会很麻。讲解员告诉我们没有玄的琴,它的玄是红外线做成的,而且弹出的声音很美妙。 来到C栋,比前两栋漂亮多了,玩的也很多。有照影子、风投球、电脑等等。我最喜欢玩照影子了,我摆一个动作,它数到零,像照相机一样“咔嚓”把我的影子给照了下来。可是,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弄的。 最后到了D栋,这里的东西可就少多了,只有清洁屋、对话、旋转。旋转很 *** ,我看着那个在转的东西,头直发昏,好像我在睡梦中转圈。我真想一直玩下去。博物馆作文500字
7. 参观博物馆作文[参观博物馆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作文. 刚到博物馆的门前就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六个大字“湖南省博物馆”. 旁边还有许多雕刻名人的塑像,左边有:范仲淹、柳宗元、杜甫、张衡、屈原、炎帝;右边有:黄帝、孔子、司马迁、朱熹、王夫之、魏源. 博物馆一共分成四层楼:负一楼、一楼、二楼、三楼. 一楼是“马王堆汉墓陈列”,负一楼是“馆椁陈列、辛追遗体陈列”,二楼是“墓坑、半景画、青铜馆、绘画馆、陶瓷馆、考古新发现馆”,三楼是“临时展馆”. 我们先去参观了“马王堆汉墓陈列”,一共有三个区,我们先去看了第一个区. 里面有马王堆的简介.马王堆汉墓一共三个棺材,第一个墓埋的是利苍之妻——辛追,第二个墓埋的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第三个墓埋的是利苍之子.在一楼我们参观了利苍吃的东西是以前老百姓吃不到的东西,他们还有1000多个仆人,他们的仆人都分了等级的,有俩个仆人是在里面的地位比较高,他们都是大管家,小学六年级作文《参观博物馆作文》.我们还看了他的穿的衣服.无论他们想要什么,就可以拥有什么,过着荣华富贵的贵族生活.第二区和第三区也很好看,有考古专家发现坟墓中同葬的东西——铜币、陶瓷、动物骨头、金银珠宝……. 后来我们来到负一楼参观,看到了辛追的遗体,她的眼睛已经全部凸出来了,考古专家发现她的体内有几百多颗完好无损的甜瓜子,据说她是吃多了甜瓜子后不久就死了.棺材的样子是长方体的,中间是埋人的,旁边是放陪葬物品的.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参观了自商朝至西周的青铜器与陶瓷器,还有古时的绘画馆和考古新发现.参观完这些,使我加深了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人物的了解.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
8.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关于博物馆的作文: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消防博物馆,我们一到那“上海消防博物馆”这七个大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面怀着笑容进入了这个神圣、庄严的地方。
我们刚进去就看见了一辆老式消防车模,我们还看见了许多的水枪,卫老师还让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在水龙头边拍了照,紧接着解说员姐姐让我们去了二楼科技体验区,那里有动感4D影院、虚拟逃生体验空间、互动虚拟火灾实验室等一些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看了4D**,**里是一对夫妻在商场遭遇火灾如何正确逃生。我们接着去了虚拟火灾逃生体验火刚开始燃烧有的同学就趴在地上,不过我们还是逃生成功了!解说员姐姐向我们介绍“什么是火”,告诉我们燃烧的本质,介绍燃烧三要素。
解说员姐姐还告诉我们有一种防火的材质是怎么烧也烧不烂的。接着我们去了三楼博物馆,解说员姐姐告诉我们上海消防博物馆现在有珍藏品21000多件,包括众多的近代上海消防文物,如早期的个人消防装备、消防车和自动化消防装置等,有一个地方可以听老式的报警声,大家都蜂拥而上。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消防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随着楼房的“长高”,消防设施也在不断改善,但还是赶不上楼房“长高”的速度。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的“8·12”天津特大爆炸火灾。所以,独自在家时,我们不能玩火、玩电,以免发生火灾;即使有大人在,也必须小心谨慎。大家还要提高自身的消防意识,定期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1. 司母戊鼎的古代故事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伟,重达 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
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
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
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2. 作文:鼎的故事50个字 问问给你几篇参考一下,自己修改(太多就把好的删减出来)介绍: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不仅是宗庙重器,也是王权象征,人们习以“定鼎”、“迁鼎”之类词语,喻王朝之更迭,社稷之兴替。
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后母戊鼎”,是迄今发现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庄严肃穆,仰之弥高,历久弥珍。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为晚清所出四大青铜器之一,器内壁铸铭长达291字,文中精辟指出商周易代的原因,总结了所谓“殷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且铭文书风凝重,气韵生动,字字珠玑。1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 *** 一看,头上带着铜锈。
当晚,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趁着夜幕动工挖掘,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洞口。第二天晚上,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连挖了三个晚上,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司母戊鼎。
早在1937年11月,安阳被日寇占领。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后,秘密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用柴草伪装好。
可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向当时驻安阳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报告此事。黑田荣很快就来了吴培文家,绕着鼎一边转圈一边嘀咕“宝物!宝物!”大鼎落入了当时侵华日军的眼中。
日本人走了,吴培文他们的心也提起来了,再留着鼎,可能性命难保。一番商量后,他们找来了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看货”,打算卖掉。
肖寅卿来了后,出价20万大洋,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据资料记载,农民们还真用钢锯、大铁锤,趁着夜深人静分割大鼎。
虽然是受了20万大洋的诱惑,但毕竟越砸越觉得作孽,吴培文阻止大家再砸下去,大家横了一条心,决心要把大鼎好好保护起来。之后,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
第一次,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由于此时大鼎被村民重新埋入地下,日本人终于无功而返。日本人走后,吴培文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地下。
第二次,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一进村,就架起了机关枪,吴培文忙忙检查了马棚的伪装,又泼了些泔水,成功混出了日军包围圈。一直在村外待到天色擦黑,吴培文听到了日本人收兵的哨声,他立刻跑回家,直奔西屋马棚,谢天谢地,大鼎仍在。
吴培文大叹“大炉有灵,天助我也。”这之后,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藏在自己家炕洞里。
不久以后,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直扑吴家后院,扒开吴培文的睡炕,抢走了那个赝品青铜器。但由于日本人仍旧盯紧了吴培文的行踪,要继续搜捕他。
为了保护大鼎安全,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免遭日寇掠夺。
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6月,当时的安阳县 *** 一位“陈参议”打探到大鼎的下落,他劝说吴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 *** 。
时任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陈子明和国民 *** 安阳县县长姚法圃带着一班警察,将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这一事件登载于当时的《民生报》:“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X部之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古委会内。”
此文中“古炉”即司母戊鼎。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展出,据记载,蒋介石曾亲临参观,大鼎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1949年***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馆。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
2005年,大鼎回归安阳“省亲”,已经85岁的吴培文在殷墟门口,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他一眼就认出大鼎来“分别时兵荒马乱,再见时国富民强”。
老人一直觉得,保护了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那一天,作为大鼎的发现人和保护人,他被特许可以抚摸大鼎。
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2清道光年间(1851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的,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
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
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
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
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
3. 司母戊鼎的古代故事武丁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祖庚和祖甲先后继位,父子三人开创了商朝一百多年的盛世,这时候商朝的国力非常强大,经济、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祭祀和礼仪了。
祖庚和祖甲的母亲名叫妇井,她是一位农业科学家,擅长种植庄稼。妇井去世后,祖庚和祖甲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决定为妈妈铸造一只鼎。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非常高超,那时候的人们可以按比例把铜、锡、铅几种不同的金属混合在一起,铸造出鼎、爵、尊等等精美的器物。不过,祖庚和祖甲想要铸造的这只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鼎,它可是一只超级大鼎。
这只大鼎高1.3米,重八百多公斤,大约和15个成年人的体重差不多。铸造这样的大家伙,需要先分别铸造出零部件,然后再合成一个整体,制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这只鼎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鼎身上有很多精美的纹饰。有鱼纹、虎纹,还有饕餮纹。
“饕餮”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它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把它铸在鼎上,表达了古人希望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大鼎的内壁上刻了“司母戊”三个字,“戊”是妇井死后的封号,这几个字的意思就是“祭祀母亲戊”,大鼎也就叫“司母戊鼎”了。
而妇井也因为这只大鼎,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扩展资料: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
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
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百度百科-司母戊鼎。
4. 急司马戊大方鼎仍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4页讲到:“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北省五峰长乐坪中学李家庆老师撰文指出:“据近期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这句话并不准确。”然后,他引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所载司母戊鼎的高、长、重等数据,与秦始皇陵出士的两套铜车马的高、长、重等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无论从高度、长度还是重量等各方面比较,秦陵铜车马均超过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并非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37页)
秦始皇陵1号和2号铜车马都发现于1980年冬。这两套铜车马出土时都已经破碎。1983年7月,秦始皇陵2号铜车马修复成功,恢复了原貌。随后,考古工作者撰写出秦始皇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赞扬。1985年12月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秦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的新闻。这就是说,至迟到1985年底,秦陵出土铜车马的信息已经普遍传开。然而,1987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夏商史稿》(孙淼著)中说:“目前发现的商代最大的青铜容器,是司母戊鼎。”1993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殷商社会生活史》(主编李民)中说: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器中的第一重器,集中显示了这时青铜器冶铸业的工艺水平。”1994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第三卷(总主编白寿彝)上说:司母戊大方鼎“不仅是我国青铜时代最大的,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史中所仅有的。”
人们不禁要问:如果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的编辑们水平低,愚昧到了连秦始皇陵出土了铜车马的信息都不知道,还楞说“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呢,那么,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孙淼先生和李民先生是造诣很高的考古学家,难道他们也会跟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的编辑们一样,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既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李家庆老师所提的意见就是错误的。他的意见错在何处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列宁说:“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相比,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我们提醒读者注意一下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常常被人忘掉的真理。”这就是说,比较必须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不同的关系、不同的标准,就不能比较。李家庆老师的意见错就错在没有“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忘掉了这个真理。它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司母戊鼎属于器皿,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不属于器皿。
第二点:司母戊鼎是铸成整体的一件青铜器,而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由分别铸成的一些部件组装起来的。杜廼松先生著的《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说:“复原后的铜车马驷马雄立,驭手安坐或作站立状,车门窗可以启闭,车轮转动可行。”1985年12月l日《光明日报》上刊登的《秦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的报道中也说:复原的2号铜车马,“驷马雄立,驭官安坐,车窗门启闭自如,随着链连的摇荡,牵动辕衡,可以载舆以行。”铸在一起,车轮怎能转动,怎能“载舆以行”呢?
第三点:司母戊鼎是纯粹的青铜器,而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并不是纯粹的青铜器。杜廼松先生著的《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说:这两辆“车马的附件如当卢、节约、辖等均为金银所制作。”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仍然认为,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5. 介绍司母戊鼎英的语作文,要有中文翻译,急用Ding is a rectangular body, mouth along the thick, contour straight, showed an unshakable. Si muwu ding had standing ears, square abdomen, four hollow, except for its body all around the central rectangle element face is empty, all the rest is ornamentation. Above the pact yun-lei (cloud &thunder) veins, various part of main decorative design in a utensil with various forms. Its body all around the square element face with dramatic as the main grain, all junction, is decorated with leaf edges, leaf edge above be the head of a cow for gluttonous. Ear outer profile has o tiger, tiger, contains the man's head. The ears to fish lines to act the role ofing. Four legs of the grain and the craft *** anship, on three string lines each to his presence. According to research, si muwu ding should be jack shang royal family, its modelling, decorative design, process achieves the highest level.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shang dynasty bronze culture peak. Si muwu ding ware of tall, thick shape, magnificent, majestic, grain potential is luxuriant, superb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SiMuWu big square, high 133 cm, 110 cm long, 78 cm wide, weighs about 832 kilograms, pot belly rectangle, the vertical o straight ear (with only one ear, found another ear is later according to the other ear copy up), there are four cylindrical legs, is found in the world's largest bronze. The tripod is the son of merchant Wang Wuding casting for sacrifice to mother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6. 描写安阳殷虚的作文600字一下车,我便远远的看见一座长方形的宫殿大门。来到博物馆的大门前,只见几根华丽的柱子横穿竖插,独具匠心地组成了甲骨文的“门”字。两扇大门的中心,雕刻着两条盘曲的古龙,精工细凿,栩栩如生。门额上的“殷墟博物馆”几个大字,更是气派蓬勃,苍劲有力。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远远望去,大鼎庄重雄浑,纹饰细腻,鼎高133厘米,长111厘米,宽78厘米。它不仅是我国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而且是当今世界上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魁首,大鼎腹内壁有“司母戊”三铭文,故名司母戊大方鼎。
迈进博物馆的正殿——是为仿古而建筑的十多间大草屋,里面陈列着大大小小几百块出土的甲骨文。所为甲骨文,就是殷代王室将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特别对研究殷商的政治、经济、民俗、民情、信仰、征伐等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据说安阳殷墟是全世界唯一发掘甲骨文的地方,所以有许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安阳殷墟参观,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安阳殷墟中还有好多好多的景观没有写到,如果对甲骨文与殷商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你,快去参观参观吧。
1. 衢州奇人的仿写作文
俗世奇人俗世奇人周六放假了,我在家里吵吵闹闹,所以会让家里人感到厌烦,于是家人就让我自己出去玩。
每次我出去时,都不忘去一条小街,那里只要一放假,就会挤满很多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钻进去。那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带着一副眼镜,还留着一撮小胡子,看上去很有艺术感。
这个老爷爷是卖糖棒的。“老爷爷,老爷爷!我要一条小龙糖棒,小龙糖棒!“一个小男孩跑到这里,大声对老爷爷叫道。
“好的!一块钱!”老爷爷对他慈祥地一笑,就开始做了起来。只见,老爷爷拿起一把小勺子,舀了一小勺的糖汁,倒在大理石板上,这一把小勺子,就像一只神奇的毛笔,只要一落下“笔”,就不可以再收“笔”了。
他从龙的头开始画,就连头上的龙角也不忘,画到嘴巴了,看!那长长的龙须,随着一阵风的吹起,而慢慢飘起来了,又画到了龙的身子,那长长的身子,让人感觉到很威严,不过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从他的勺子底下诞生了!我来到老爷爷跟前,问:“老爷爷,我要一朵百合花。”“没问题。”
老爷爷的话音刚落,就动手起来。一片片花瓣慢慢地“绽放”开来,成为一朵盛开的百合花,老爷爷又把一根小木棒按在大理石板上,在上面又画了两片叶子。
哇!真的好像啊!如果将它插在花丛中,应该都看不出来,这是一朵用糖做的花吧!我拿着这朵美丽的“花”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这是老爷爷苦苦练出来的成果,在我心中,老爷爷就是一位俗世奇人。
2. 古董历史作文收藏鲜花,手留余香;收藏成功,收获经验;收藏失败,心留教训。
———题记在人生的舞台,你能留下多少汗水;在社会的沙滩,你能留下多少足迹;在历史的长河,你能留下多少追忆。收藏父爱的“古董”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父亲是个普通人,没有太多文化,他在孩子眼中已成为过时的古董。但是,父亲毕竟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地,他是儿子的避风港;是家庭的撑天柱;是家人的顶梁柱。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真诚的,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一位父亲可以为了儿子而不顾一切。这种爱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已成为无价的古董。
收藏父亲的“古董“吧!
收藏友谊的“古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他是我们在外的家;是我们在外的避风港;是我们在外的避难所。
朋友间的友谊是真挚的,纯洁的,日久天长的。朋友间披肝沥胆,无所不谈。在我们困惑时,朋友为我们点明前进的航灯;在我们失败时,朋友为我们点亮希望的蜡烛;在我们挫败时;朋友为我们打开毅力的门窗。
收藏友谊这“古董“吧!
收藏失败的“古董”
“失败乃成功之母。”
俗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长将失败记在心上,添加自己的压力。要将失败转为动力,失败让我们收获经验;失败让我们总结教训;失败让我们知道奋斗;失败让我们走向成功。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继续努力,而是被失败吓退。
收藏失败的“古董”吧!
收藏父爱,懂得孝道;收藏友谊,学会为人;收藏失败,明白拼搏。
3. 寻找衢州战争遗址的作文正午过后,阳光灿烂,大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参观博物馆的路。
一进入博物馆,现代气息极浓,这里有许多高科技产品,完全与古代扯不上干系。可刚一进入第一展馆的入口,一个入眼帘的八个大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把我们直接扯回了远古时代,风格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博物馆共有八个展馆,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等。让我为之惊叹的是被称为“逐鹿与争鸣”的东周时期展馆里的“莲鹤方壶”。
进入第四展馆,我随着人群来到了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的人称“镇院之宝”的“莲鹤方壶”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当时还在疑惑不解:是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随之,便情不自禁的失声惊叹起来,多么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啊!它是一个大概高一米,宽二十厘米的瓶状物体,造型巧异精妙。壶身上有很多图形,但杂而不乱,神龙怪虎,形态各异。在这些龙,虎……的衬托下,壶顶,那只被二十片带有镂空花纹的莲花瓣托起的鹤,就成了这个壶的主角了。它被铜匠铸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只要有人大叫一声,就会拍拍翅膀,惊恐而飞。
我在那里左转转,右转转,在哪里足足端详了十分钟,我为当时古人那样的巧夺天工而惊叹。那样奇妙的造型,那样精致的铸造,就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不敢保证能做出来。
要与这些文物告别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心中,又多了一次震撼。
4. 游览衢州博物馆的作文游览衢州博物馆
正午过后,阳光灿烂,大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参观博物馆的路。
一进入博物馆,现代气息极浓,这里有许多高科技产品,完全与古代扯不上干系。可刚一进入第一展馆的入口,一个入眼帘的八个大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把我们直接扯回了远古时代,风格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博物馆共有八个展馆,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等。让我为之惊叹的是被称为“逐鹿与争鸣”的东周时期展馆里的“莲鹤方壶”。
进入第四展馆,我随着人群来到了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的人称“镇院之宝”的“莲鹤方壶”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当时还在疑惑不解:是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随之,便情不自禁的失声惊叹起来,多么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啊!它是一个大概高一米,宽二十厘米的瓶状物体,造型巧异精妙。壶身上有很多图形,但杂而不乱,神龙怪虎,形态各异。在这些龙,虎……的衬托下,壶顶,那只被二十片带有镂空花纹的莲花瓣托起的鹤,就成了这个壶的主角了。它被铜匠铸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只要有人大叫一声,就会拍拍翅膀,惊恐而飞。
我在那里左转转,右转转,在哪里足足端详了十分钟,我为当时古人那样的巧夺天工而惊叹。那样奇妙的造型,那样精致的铸造,就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不敢保证能做出来。
要与这些文物告别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心中,又多了一次震撼。
5. 关于保护文物的作文保护国家文物
文物是国家的财产,有不少人不但不保护文物,还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保护文物,制止一些人做破坏文物的违法事。
暑假里,爸爸的朋友到我家来玩。我在卧室里看书,我突然听到叔叔说: 听说开古玩店特挣钱,卖一件就能挣几万,我们家就要开呢。 好啊!过几天我陪你去进货! 我急忙走出卧室,对爸爸和叔叔说: 国家文物法地七十二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设立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或者擅自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工 ,并处2万元以上十万以下的罚款,要经过工商局许可才可以开古玩店的。 小孩子家家管什么呀!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瞎掺合! 叔叔说, 快去卧室玩去吧,我们正说事呢! 叔叔,爸爸,开古玩店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营业执照不就行了吗?不去工商局也行。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古文物是无价之宝! 这时,叔叔点点头,对爸爸说: 我看艺涵说的有道理,咱们先去工商局再说吧。 过了三个月,叔叔的古玩店开业了,他高兴地对我说: 多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