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一年级的孩子怎么学会文明礼貌?

一年级的孩子怎么学会文明礼貌?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2 05:45:12
一年级文明用语有:请,谢谢,您好,对不起,再见等。与人相见说您好。向人询问说请问。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得人帮助说谢谢。言行不妥说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临分别时说再见。客人入座说请坐。迎接客人说欢迎。礼貌、礼仪是人们在频繁的交往
内容详情

一年级文明用语有:

请,谢谢,您好,对不起,再见等。

与人相见说您好。向人询问说请问。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得人帮助说谢谢。

言行不妥说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临分别时说再见。客人入座说请坐。迎接客人说欢迎。

礼貌、礼仪是人们在频繁的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而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所以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

如何给一年级的孩子立规矩

小学生应该注意个人仪容仪表。因为仪容仪表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展示给别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还能增强个人的自信心,体现了个人的修养。而且,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就养成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的好习惯,对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

小学生是祖国新的希望。所以,学校及家长对小学生文明礼仪还有个人仪容仪表的教育工作实在重要,要让小学生从小就意识到对他们仪表还有言行举止培养的重要性。中国还有一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处在对美有了初步朦胧认识的时期,所以小学生更加应该注意个人仪容仪表,认识到什么是整洁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美。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规矩的树立,需要家长循循善诱。

1年级前,给孩子立12条规矩

一、个人礼仪规矩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1、懂礼貌。教孩子遇上老师、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并且,称呼之前最好加上对方的姓氏,比如,要喊“何老师”,而不是“语文老师”;用“谢谢”代替“谢谢你”,这样显得更尊重他人。

2、要诚实。告诉孩子诚实品德的重要性。因为害怕、逃避惩罚,甚至为自己的私欲,骗别人,都是不对的。但千万别对陌生人说大实话。

3、举止文明。即不要做粗野行为。比如,向别人吐口水、用粗话骂同学、给同桌看“小鸡鸡”、以暴制暴等。家长一旦发现,要立即当场纠正,否则会惯出孩子以恶俗行为为荣为耀的坏习惯。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二、个人行为规矩

4、早睡早起。睡眠质量影响孩子一整天的精神状态。一般到了晚上8、9点,孩子就会开始犯困。家长要将学习、作业等重要的事项,尽量提前安排,以免耽误孩子睡眠。另外,到点后,请让孩子停止玩玩具、看电视和阅读,准备上床睡觉。

5、讲究个人卫生。让孩子随身带手帕或纸巾,以便孩子能随时擦掉赃物。教导孩子饭前便后劳动后要勤洗手。不随地丢垃圾,请丢到垃圾桶中。用好抹布,定期清理书桌课桌,保持个人空间清洁。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6、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比如抽屉、箱子、书包、学习用具等,可以自己做好分类,有序地放在固定的地方。使用后记得放回原处。定期清理不用的物品。这样就不会需要什么东西都找不到了。

三、对他人行为规矩

7、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之前要询问他人的同意,如果人不在,可以等他/她回来再借。若自己又着急用,可以找其他人借,或思考其他方法解决。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8、不随意打扰别人。像上课随便乱走打断老师上课,有想法时抢话打断同学发言,推倒小伙伴玩的积木等,都是属于打扰别人的行为。家长要教孩子分清情景场合,知道什么时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9、做错事情要道歉。不抵赖、不推诿、不说谎。自己做错事情,对他人造成伤害,要自觉接受犯错的惩罚,并担起责任,做出实际行动,弥补对他人的过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及知错能改的好习惯。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四、公众场合规矩

10、遵循排队秩序。坐车、买东西、玩玩具,都要排好队,按先后顺序来。

11、不在这3个地方跑来跑去。提醒孩子不要在走廊上、马路上、商场上奔跑嬉戏打闹,容易撞上人或车辆,发生意外。尤其是拐角、上下楼梯、过红绿灯的时候。

12、不要做这3种行为。如:休息时将鞋子脱掉“晾脚”;坐车时整个人躺在长条椅子上“霸座”;看**时大声喧哗吵闹等,都会让人觉得孩子“没教养”,家长若看到要及时纠正。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综上,人与人的交往中,处处都是学问,这些约定成俗的规矩,家长要教导孩子牢记于心,并一言一行都做到,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不管在什么时候礼貌都是很重要的,只有每个人有礼貌,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解答一下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这问题吧,希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1

 1、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2、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3、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4、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7、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8、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2

  一、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二、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一年级文明礼貌的内容3

  孩子的礼貌教育

 讲礼貌既是一个人的品质特征,也是社会培养出来的本领。孩子们随着懂礼貌的家长亦步亦趋,导向他们模仿而懂得礼貌。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家长会对孩子说:“快跟老师说早上好”、“快跟老师说再见”,自己却从来没有说过。六岁的小彬彬开心地接过阿姨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正要打开,妈妈急忙制止他:“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得到了礼物要对阿姨说什么啊?”彬彬非常不开心地说了:“谢谢!”其实,妈妈完全可以不这么粗暴地教育孩子懂礼貌。如果她自己对阿姨说:“谢谢你送孩子这么漂亮的礼物,真的很感谢你!”那么无疑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有可能会跟着说“谢谢”。就算没有说,妈妈也可以以后用温和的态度解决问题。妈妈可以跟孩子说:“阿姨想得真周到,她惦记着你的生日,送了这么漂亮的礼物给你。我们是不是应该打电话对她表示感谢呢?她接到你的电话,一定会很开心的。”当然,这种方法比起粗暴地责骂要复杂一些,但这是有成效的`。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具有艺术的微妙!

  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打断

 当孩子打断大人讲话的时候,家长会说:“不许插嘴!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家长难道没有想到,你打断孩子的话也是不礼貌的吗?家长用这种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懂礼貌,是收效甚微的。如果你对他说:“我先把我的事情说完,然后再听你讲。”效果可能会好些。

  不要用武断方式评价孩子

 大人用武断的方式评价孩子是危险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依据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的。例如,孩子接受自己是“粗野的”这一评价,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朝“粗野”的方向发展。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个文明礼貌的人,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和语言为孩子做出示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会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