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高三之后就不打算去上大学了,他们觉得上大学也不能有好工作,不如早一点进入社会去赚钱,但是这些人的想法有些过于肤浅,过于活在当下。一般情况下,现在的人在高中毕业十年后,其收入就会有很大的差距,而最大的差别就是你是否上过大学。那么是否读过大学,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1、眼光不同:大学需要四年的学习,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可能要花四年才能获得工作经验和财富。但当大学生毕业时,他们的优势便显露无遗。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接触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那是工薪阶层所没有的东西。
2、朋友圈不同:在学校,大学生可以结识许多同学和老师,也会认识一些在某一领域很有天赋的人,以后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也是他的人脉。当他毕业的时候,这个圈子的人对他帮助很大。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能够左右逢源,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生活普遍比高学历者苦的人。那些读大学的人,尤其是那些读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学四年里认识的人、结交的朋友,其实都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即使用钱也买不到,而这些财富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却能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
3、工作选择不同: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最起码要有大学学历,所以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可能只能从事一些低端行业,工资也不会太高。许多用人单位要求本科学历才能在机构或行政部门工作。假如没有相应的学历,基本上和这样的单位没有什么联系,即使你的?人脉资源?很大,也要用尽?洪荒力?才能搞到大专文凭,再争取?专升本?,以便?咸鱼翻身?。
4、四是思想观念不同:因为上过大学的人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在社会阅历、社交圈、工作性质等方面都不一样,所以在思想观念上也会有一定的不同。由于上大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了,所以上大学与未上大学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一定的不同。
所以上大学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益处,除了这个,相信很多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上大学的四年是自己最好的时光,校园生活很美好,也很值得回忆。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遗憾。
首先,在就业质量方面的差别。
大学生和文盲相比,在就业质量方面,大学生所占的优势要明显得多。我们知道,一些知名企业招聘员工的门槛不低:有的需要985、211的本科生,有的需要核心竞争力大一些的一本大学生,而我们很少听说某个知名企业把大批文盲招进去。正如我开头所说的那个大放厥词的老板,他为什么不把和他同等学历的人招进去呢?说白了就是因为大学生的整体实力更强一些。
我们知道,一些暴发户的文凭可能不高,但至少在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工作,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本科文凭。如果没有相应的学历,基本上与这样的单位无缘,哪怕你的?人脉资源?非常宽广,也要耗尽?洪荒之力?去搞到大专文凭,再力求?专升本?,以便?咸鱼翻身?。?
其次,在前途和?钱途?上的差别。
我邻居是我们村的土豪,也是包好多个工地的千万富翁。过年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他和我聊到如今赚钱的不易和文凭的重要。?像我们这种暴发户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我们一没文化,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不久的将来,科技的不断发展终将让建筑工地上的很多工人都无活可干,那么我们这些包工头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真希望我家的孩子能在学习上刻苦一些,这样他以后走的路也会更顺一些!?
第三,在?人脉资源?方面,上过大学的大学生人脉更广。
我们不排除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但我们更不能否认一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其日子普遍过得比高学历者更苦。上大学的人,特别是上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学四年所认识的人,所结交的朋友,其实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财富,这种财富甚至是用钱买不来的,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这笔?财富?会发挥出不可思议的作用。
第一:你上的高中不行,如果是重点高中,同学里肯定有985的,211的应该有不少。
第二:你上的大学也不行,周围基本都是同层次大学毕业的同事。
这反映了一个 社会 分层的问题确实存在的,学历制造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领域,自己在一个领域中很难自觉。但是您觉醒了,发现这个分域,所接触的不仅仅是学历,还有接触的其他东西,包括赚钱的渠道都是不一样的。
若自己是211,985毕业,周围接触的都是这样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我老婆就是211大学武汉理工毕业的,我认识的朋友中有华科的,有中南财大的,所以我感觉985,211出来的也不是那么稀有。这可能和个人接触的圈子有关系吧,我因为工作关系,设计院的朋友比较多,里面重本的不少,所以就认识了一些从985,211毕业的朋友。如果在农村、车间、运输一线,可能接触到的重本同学就要少一点了。毕竟名校出来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比较自信,不愿到一线干苦活累活。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高学历扎堆,低学历同样也扎堆,导致发展出现瓶颈。
由于一线城市对人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只有高学历,如硕士、博士及部分985、211大本,才能顺利取得当地户籍。一线城市的中学老师,大多也要求有硕士以上学历。公务员、银行等也如此。
我们公司总部人员,即使是老人,也都是985毕业。
在公司的几个下属公司、工厂,由于地域、工作性质的原因,人员流动大。大多以中专技校、大专为多。
本科招聘,每年进十多个,学校基本为双非本科。水平基本不敢直视,比大专生强不到那去,搞一些车间管理基本能应付。
小结;传统观念,形成不同的圈子,导致发展极不平衡。家长以进工厂为耻,宁愿在大的科研院所跑跑腿,也不愿到一线大有作为。
只有打破这种观念,使人才向一线倾斜,你的身边才会出现更多的985、211大学生。这也是改革的大方向。要不然,如何发展?!
因为:能考上985/211重点大学的学生,拿着通知书去找都考上这两所院校的同学**或相互报喜转告了。
所以:余下的未能如愿与考失误的考生都集在你的周围,与同你一样的同学。这就造成你觉得在你周围认识的人中,基本没有一个考生考上985/211大学感觉结果。这叫“物聚类分,人集群分”的效应。
其实,考生,只要尽了力,考上哪所大学院校都不太大在意。因为,所谓“行行出状元”,各大学院校里,只要学生以最专心致志的努力去追寻知识,便能出人类拔。
记得我的亲戚孩子,那年,本来高中三年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到了高三下半年,也就是准备高考的时候,期考总成绩是全班43人中的第6名,全系的第50名内。
可是,到了高考,却只考上一个专科学校。当然,他并不认为考上专科学院校而感到底人一等,而是选择不复读,直接去读专科学院。这叫“自信的心态”…
后来,就读专科的第二年下半学期,被北京某大学 科技 大学专业科项教授选中,参加一项大学研讨的发明高科学项目组。最后,不用读完专转本,而获得直接升学于北京大学科究组。
正好相反,我认识的人,大多都是985、211,而且985居多,甚至研究生。人就是这样,你周围的人,和你的层次都差不多。
这就反应了一个交际圈的问题,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身边就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你自己985,211身边工作的朋友,同学,同事也都是这些学校毕业的,相反则不然。
你所在的圈层比较低。
大约10年前开始,我们这帮人的子女陆续开始高考,第一个出结果的是A家的孩子,10年前的春节左右,保送上海交大,不用再上课了,被高中“勒令限期离校”,怕耽误其他孩子冲刺。那年高考B家的孩子考上了北邮的计算机专业,这是当年的区中考状元。9年前我家小孩高考,失误较大,上了某直辖市的211,和我成了校友,我是她“师爹”,哈哈哈。C家小孩西部某985。D家小孩西南某 财经 大学,211。8年前E家小孩北京某211。F家小孩东北某985。G家小孩东北另一家985。
几年之后,A、B两家的孩子都上了美国卡耐基梅伦的硕士。我家小孩推免北京某985硕士。C家的央企就业,D家的考上了家乡的选调生。E家的本校读研,F家的央企就业,G家的美国留学。
我单位近十来年只要硕士,今年来了一个985硕士,俩211硕士。但没有清北的毕业生,清北的不屑于来我们单位。
我小孩在京就业落户,她们单位有一些清北的毕业生,圈层明显比我高。
3年前我一个师弟也是同事、同僚的女儿,创了近年的最好成绩——清华。
明年一个小老弟的儿子高考,不退步就有望冲击清北。
两方面吧?虽然考上985211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是题主既然问了,不妨随便分析一下,个人观点,不喜就喷[呲牙]
一、社交圈。
二、遗传基因 。
1、社交圈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话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行为主义的观点,虽然它并不完全科学。人们往往都是和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我们很难看到(很难,不是绝对没有)一个博士和一个文盲人成为朋友(亲属除外),也不太可能见到一个亿万富翁和下岗工人无话不谈(有特殊关系除外),更很少见到一个厅长与农民成为朋友(作秀或者政治需要除外)。
为什么呢?
因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人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出身,不同的 社会 成就必然(根本不以我们的喜好意志为转移)导致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眼界不同的格局。这些方面只有相似相近的人们才会成为朋友,才会生活在一个圈子里。
考上985211的人更喜欢和同样考上985211的人在一起, 最有趣的是,没考上985211的也不太喜欢和考上了的在一起,他们更愿意和考上同级别高校的人交流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约体现了“人以群分”的现实性。
2. 遗传性 。 鉴于前面的原因,不同的 社会 阶层和不同的 社会 群体,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很容易导致“代际循环”——爱学习的人,子女往往也爱学习,不爱学习的人,子女也容易不爱学习(并非绝对,但往往如此)。学习好的人,由于遗传基因等原因,子女学习好的概论明显高(绝不能否定个别和少部分,我们说的概论,不是绝对值)。
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阶层固化,但是这种现象却与他人及 社会 无关。与家庭教育和遗传基因水平关系最大,也与教育公平性有一定关系但是关系不大。比如偏远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孩子再想努力再聪明也很难得到高水平教育,考上985211学校的几率明显低于大城市。这部分家庭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阶层上升。
当然,教育质量高的大城市,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良好的学习基因,孩子想考985211也非常困难。
朋友,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 社会 是分层的,而你应该是处于 社会 的底层,肯定见不到更高层的人群。
如果你没读过高中,那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你自己的层次太低,当你层次低,在流水线工厂拧螺丝或者送外卖,送快递等一些底层工作者群体,那么你自然就看不到985,211大学毕业的。
如果你读过高中,那么你就读的高中肯定很差,可能是个农村学校或者是县城不入流的学校,可能有人能上本科,但数量一定是少数。
985,211这么多年以来还是有不少人的。去公务员队伍还有企事业单位,外企还有高新技术产业类企业去看看,985,211不要太多。
大学没有朋友其实也是有点孤单的,但是三观不同,各自尊重,没有共同语言的人没必要去交朋友,因为大学毕业后,大家都不会在联系。当然如果自己一个朋友都没有,那就是自己的性格原因,应该做到以下:
一是多参与学校的各类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板报图书等等。创造机会多和大家接触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和人接触越多越容易喜欢对方。
二是学会倾听,而不是去控制,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当生活中的主角,想让别人围着自己,事实上那是很难的,可以改变思路,做一个倾听者。当同学,朋友,家人需要找人倾诉时,我们可以不做任何批判的接纳他们的感受。这样的话,你就创造了和他人交往的新的渠道。?
三是努力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学亲人的活动,比如帮助大家打水打饭,领作业本,书作业本等等,这些活动都会让大家加强,对你的好感也创造了更多的交友的机会。
四是通过读书锻炼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掌控感和自尊感。自己成为一个有活力积极的人士,你就会散发出光芒,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和自己交往。
扩展资料:
想要交更多的朋友,应该做到以下:
1、待人真诚、热心、主动就会交更多的朋友。因为一个人如果冷漠自私,别人是会远离他们的。
2、保持自信。有些人朋友不多,是因为他不知对方是否会和自己做朋友,所以要让自己自信,谁也有缺点优点你也一样。所以自信勇敢,敞开心扉地和别人交朋友吧,你又不比别人差。
3、学会赞美对方。当你发现别人的长处时你发自内心的赞美,这样更容易拉进你们的心理距离,这样也更容易成为朋友。
4、多帮助别人。这样也是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谁也不喜欢自私的人,谁也喜欢热情爱帮助的人,你经常帮助人你的人缘就会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上大学的女生和没上过大学的女生的区别非常大,这不是一种歧视,而是一个事实,这点可以举几个例子,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上大学的女生处理事情更加的有分寸。
大学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的重要,能够让一个人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不仅仅是书本上面的知识!还能够学习到很多跟人相处的经验。因为大学生都会住集体宿舍,所以相处之道就会慢慢的形成。所以女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会更加的理性,面对一些事情会处理得很有分寸!如果没有上过大学的话,那么处理事情会十分的鲁莽,甚至会让人觉得不可理喻,这就是个人素质的问题了,处理事情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二、上大学的女生言谈举止比较的合适:
上大学的女生每天会接触很多的同学和老师,随着交流的增加,人就会得到锻炼,知道怎么样和人交流。没有上过大学的女生,明显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说话一般会比较的粗俗一些,甚至会说一些别人不喜欢的话。这些毛病很容易得罪人,但是上过大学的女生完全不同,这也是双方的区别!
三、女大学生事业上更顺利一些:
上过大学的女生找工作会比较容易,因为这些女生具体一定的知识,能够胜任很多比较困难的工作,所以女生的事业会比较的好。没有上过大学的女生,择业会比较的困难,甚至会没有工作,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