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拼音怎么辅导如下:
面对孩子们,老师心中要有一把合适的尺子。这把尺子,首先能正确度量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度。
新课标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要做到:
(一)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三)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内容拓展:
1.对刚入学,刚接触拼音的孩子,不要拔高要求,急于求成。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则可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要求。老师保持一颗平常心,静心等待孩子的进步,耐心促进孩子成长。
2.利用事物,开展图音教学:拼音教学应该注重形、音、义三者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拼音作为辅助汉字教学的工具,本身并不具别意义,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拼音字母发音相同的汉字,作为学生拼音学习的辅助工作,并且,为汉字配上鲜明直观的,以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3.编写歌谣歌谣,提升学习乐趣:教师可以将汉语拼音的知识以歌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辅助学生记忆。比如在字母n m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字母的外形出发,编写歌谣:弯弯的小河两座桥,一个桥洞念做n,两个桥洞念座m。除了拼音外形上的记忆以外,教师还可以将拼音与汉字结合起来,制作相应的歌谣。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准备上一年级了,家长们是否需要给孩子一些提前的学习准备,去提前学拼音吗?
到底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一下拼音,这其实是需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的,而作为父母的小编,会认为如果让孩子毫无基础地去学习拼音,确实有可能对孩子的拼音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父母也必然是会更偏向于让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基础的。
而在孩子拼音学习的基础上,父母们也不用过分地紧张着急,毕竟孩子上小学之后会有更加系统的学习课程,因此我们也不用提前让孩子去接触太多的内容。但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清楚一点:孩子的普通话发展情况如何,是否拥有基础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说白了,让孩子学习拼音无非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我们的官方语言——普通话,拼音的学习是服务于孩子的语言发展的。但在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先从最简单的发音模仿开始的,而没有具体的拼音能力学习
一年级汉语拼音辅导方法:
(1)辅导孩子之前,先把汉语拼音进行分类。
第一,声母表23个。即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第二,韵母表24个。
单韵母6个。即a o e i u ü。
复韵母9个。即ai、ei、ao、ou、ia、ie、ua、uo、üe。
前鼻韵母5个。即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即ang、eng、ing、ong。
第三,整体认读音节16个。即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2)掌握汉语拼音对应的占格。
拼音的掌握,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而每个字母的正确书写,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点。
家长一定要注意了,因为自从我们学习了英语之后,我们对汉字拼音字母的占格和英语字母的占格,往往容易混淆,所以千万不要理所当然地辅导孩子,否则想要纠正的时候就很困难。
(3)正确的区分声调。
对家长来说,声调很简单,无非就是四个调调。但对孩子来说,想要完全区分就很有难度。最为常见的就是二声与四声不分。
对于声调的辅导,我们可以借助手势来帮助孩子掌握。比如一声的时候,我们就横着画一条线;二声的时候,我们就从下往上画一条斜线;三声的时候,先下后上做手势;四声的时候我们就从上往下写着画。
不仅我们自己要这样引导孩子,也要鼓励孩子也比划着学习声调。
个人认为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必要补课,一年级的内容并不是很多,数学主要是对数的认识,语文主要是拼音和识字。能够跟上课堂的进度就没有必要进行补课。
这个年纪的孩子肯定不知道什么是补课,也不知道补课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补课大多是家长的意愿和安排的,之所以要给孩子补课主要出于以下这样的一些心理。
首先是家长工作很忙,一年级的孩子放学较早,家长没有时间去接孩子,于是放学后,孩子就被辅导机构接走,在辅导机构中写好作业并检查好、订正好。孩子有了去处,家长就特别放心,孩子在考试中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其次是竞争压力所致,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辅导就排上了日程,现在不仅有线下辅导,更有线上辅导,在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各种网课报名的链接,也能看到有些家长说给孩子报名了很多网校,希望能起到作用。
一年级如果就陷入这样的补课,对孩子的后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从小就产生的依赖性,作业有人帮忙检查,有人帮忙订正,一年级开始对学习也慢慢失去了兴趣,当他长大以后可能就不会学习,他会希望有人都帮他安排好,事实上越到高年级越需要自主安排时间。
虽说我不赞成一年级补课,但不意味着一年级就是一种放养状态,该完成的任务还是要扎扎实实去完成,比如说每日的认字和拼音,比如说5以内的加减法限时训练,这个年龄段要多阅读,多锻炼,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
学习是一种常态的能力,家长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需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放入补课班。
现在的小学都不教拼音了,提前学拼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每到孩子幼升小阶段,家长会被一些网络上的传言搞得更焦虑了。
大部分家长主张提前学习拼音:
我自己拼音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自己没法在家辅导,还是请校外机构老师辅导一下比较保险。? 民办小学面试要不要考拼音?反正不管考不考,入学都要学的,提前学一点也让孩子容易适应。? 我们小时候都是先教拼音,学完再开始学认字,现在据说是认字和拼音一起教,这样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了,还是先学点拼音打基础。? 幼儿园大班时,班里就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提前学了拼音,万一小学老师看那么多小朋友都有了基础,进度就加快,那我们家零基础岂不是很伤??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反对提前学习拼音的家长:
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万一一开始就教错了,以后学校老师要把孩子的错误想法纠正过来会很吃力。? 孩子入学后发现上课教的拼音内容自己都会,就不用心听了,东张西望,反而不利于培养学习习惯。? 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孩子在幼儿园玩玩闹闹就好?那么究竟是否要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拼音呢?
上海的一些专家通过数据调研和经验分享揭示,面对?幼小衔接?,拼音无须早学,入学准备更应重视兴趣与习惯。
首先要肯定一点,小学的课程包括拼音的课程。
小学有8周左右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可基本获得汉语拼音的认读与拼读能力,再通过8周左右的?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可强化巩固拼读能力;到二年级结束时,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阅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那么孩子实际的学习状况如何呢?
(1)调研组选择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期末,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4个节点,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小学的低年段学生参加笔试和口试。
测试结果显示,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生认读与拼读能力平均达标率96.68%,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生的拼音能力平均达标率97.51%,四个阶段学生的拼音能力达标率呈现递增趋势。
这表明,现行的?拼音与识字、阅读相融合?模式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84%的学生表示喜欢上语文课,表明学生在当前的语文课上有着愉悦的学习体验。
入学前是否学过拼音、课外是否参加拼音补习在入学初期对测试成绩稍有影响,这种影响到二年级期末逐渐趋于消失。
所以说在学前阶段是否早学拼音、课外是否补习拼音对孩子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学习没有显著影响。过早学习拼音可能造成?事倍功半?!
在幼儿阶段,不宜进行系统的拼音教学。
一方面,研究表明,大班儿童学习拼音,对其音节意识的影响很小,因为音节意识更多地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教授幼儿拼音,虽然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拼音字母,对其语音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掌握首音/声母)并无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即使在幼儿阶段没有学过拼音,通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其拼音学习、语音能力,也能达到与幼儿阶段学过拼音学生的同等水平。
小学生学习拼音,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一旦进入机械状态(如单纯默写拼音),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严重下降,失去学习兴趣;反之,拼音教学如能与具体的汉字和课文内容学习相融合,可以增加学生关于拼音的记忆线索,进而提升拼读规则的学习效果。
提早学拼音,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刚入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有些学前学过拼音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汉语拼音知识,会读、会拼了,甚至会写、会默了,不需要再认真听老师上课;久而久之,上课的专心程度便会弱于其他同学。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会更多关注那些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其次,不利于积淀积极的情感体验。
过早地学习拼音,降低了一些学生对新知的期待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会使孩子的内心升腾起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之前学过拼音的孩子已过早地释放了拼音学习的成就感,简单的重复,会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今天学的我早就会了?和?今天我又学会了,这两句话背后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家长们还要特别小心所谓的?拼音突击培训班?,孩子们似乎在短时间内?会读、会拼、会写、会默?了,其背后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机械、反复地操练),孩子很可能对之后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更不利于滋养积极的学科情感。
小学时期的孩子毕竟比幼儿园的孩子大一些,在小学学拼音有三个好处:
①在儿歌、童谣中识字会更有趣,学拼音也不会枯燥。
②在用中学、学中用、学拼音中学识字,在识字中强化拼音,双向联系,双向巩固,二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效率更高。
③在语境中学拼音可以降低难度,增加复现率,减少机械记忆的压力,学习相对轻松。